• 南方網

  • 南方日報

  • 南方都市報

  • 南方雜志

  • 南方日報出版社

阿峰講古|對港供水60周年 “東深供水”檔案首開放

2025-06-11 08:48 來源:南方網

  6月9日國際檔案日當天,廣東省檔案館圍繞“請聽檔案說”主題,舉辦第18個國際檔案日系列活動。為紀念東深供水工程對港供水60周年,廣東省檔案館首次開放28件珍貴檔案,包括17份文書檔案和11張歷史照片,完整展現(xiàn)這項“生命線工程”從立項、建設、竣工、擴建改造等全過程,印證了粵港兩地一衣帶水、血濃于水的關系。

  據(jù)檔案記載,1964年4月22日,粵港雙方在廣州簽訂首份供水協(xié)議,約定自1965年3月起,每年向香港輸送6820萬立方米東江水,終結嚴重缺水的慘痛歷史,保障了香港社會穩(wěn)定與經濟發(fā)展。首期工程僅用11個月建成。后歷經三次擴建,至1994年對港年供水量增至11億立方米。2000年啟動的全面改造工程,更將水質提升至國家Ⅱ級標準,年供水能力達24.23億立方米,實現(xiàn)了“量”和“質”的雙重保障。檔案還首次披露了三封香港同胞的感謝信,字里行間飽含對內地無私供水的深情致謝。此外,1991年起廣東通過立法、設立專職機構等措施嚴格保護水質,彰顯對港供水的高度責任感。

1964年,粵港兩地簽署的首份東深供水工程供水協(xié)議原件首頁。(廣東省檔案館館藏檔案)

1964年,粵港兩地簽署的首份東深供水工程供水協(xié)議原件首頁。(廣東省檔案館館藏檔案)

200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對東深供水工程進行全面擴建改造,圖為開工儀式。(廣東省檔案館館藏檔案)

200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對東深供水工程進行全面擴建改造,圖為開工儀式。(廣東省檔案館館藏檔案)

1980年,香港市民尹炳就先生給東深工程管理局東莞縣管理處的信。(廣東省檔案館館藏檔案)

1980年,香港市民尹炳就先生給東深工程管理局東莞縣管理處的信。(廣東省檔案館館藏檔案)

  東深供水工程是粵港攜手合作的標志性工程,是“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生動縮影。自建成通水以來,這項“生命線工程”將粵港澳大灣區(qū)血脈緊密相連,為香港繁榮穩(wěn)定和“一國兩制”行穩(wěn)致遠提供了堅實的水資源保障,更成為凝聚兩地同胞情感、推動大灣區(qū)深度融合發(fā)展的重要紐帶。

  活動還舉辦了全運會檔案、抗戰(zhàn)檔案捐贈儀式。此次捐贈進館的檔案包括六運會、九運會、十運會相關檔案,十五運會會徽、吉祥物設計稿、吉祥物創(chuàng)作場景照片,以及日軍侵華罪證日文圖文史料。

  據(jù)介紹,為了豐富公眾體驗,讓檔案走近公眾,省檔案館還籌劃了“見字如面”打卡蓋章活動,利用館藏僑批檔案,精心復刻“僑批”樣式信封、信紙,并特制4枚檔案元素印章,公眾通過集章打卡,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紙短情長”的溫度以及認識、了解檔案。同時,在“廣東檔案”微信公眾號開展“共品故紙?zhí)N 同懷家國情”僑批識讀月活動。

  本次國際檔案日系列活動以“內容賦能+沉浸體驗+全民共創(chuàng)”的創(chuàng)新模式,讓檔案文化以更親民、多元的姿態(tài)融入公眾生活。2025年下半年,廣東省檔案館還將陸續(xù)推出抗戰(zhàn)主題檔案展,首次公開展示1942年日本防衛(wèi)省關于強收香港法幣的密件、粵籍南僑機工許木證件及照片等檔案;特別策劃《傳承·創(chuàng)新·共融:從六運、九運到十五運的灣區(qū)交響》主題檔案展,通過六運會、九運會等全國運動會珍貴檔案,展現(xiàn)粵港澳三地合作籌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歷程以及交流交往交融盛景,促進大灣區(qū)文化交流與傳承創(chuàng)新。

  南方網、粵學習記者 陳偉峰

  出鏡 陳偉峰 張菲菲

  視頻 張瑞霖

  設計 武君麗

  通訊員 廣東省檔案館

編輯:黎潔嬋   責任編輯:李婷   校對:陳學德
回到首頁 南方網二維碼 回到頂部

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簡介- 網站簡介- 廣告服務- 招標投標- 物資采購-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聲明- 友情鏈接

本網站由南方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廣東南方網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制作維護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備案號:粵B-20050235